「香港恒生大學商業道德指數」(「商業道德指數」)揉合君子「仁﹑義﹑禮﹑智﹑信」五項美德、西方著重誠信公平的商業倫理學說﹑以及近年ESG﹙環境保護﹑社會責任﹑公司管治﹚的概念,作深入分析而編制。「商業道德指數」能反映市民對香港商界之德行的評價。從過往多年的「君子企業調查」數據顯示,「君子」這個抽象的高階概念已能反映市民心目中對企業在「仁」、「義」、「禮」、「智」、「信」這「五德」方面的整體表現。今年的「商業道德指數」為66.6﹙滿分為100分﹚,相比於2024年的60.3分,增長了10.4%,相比於2023年的62.4分,則增長了6.7%。我們樂於看到香港市民對企業的「君子」表現評價有所增加,反映了企業在商業道德層面上愈加進步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的調查再次有力地證明「君子五德」是營商的根本。今次調查顯示市民對普遍香港企業的滿意度為67.3分﹙滿分為100分﹚,而從單元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,在受訪者心目中,企業的「君子」表現與消費者對其滿意度,有顯著關連﹙標準β值為0.863,ρ≤0.01﹚。即市民對企業的「君子」表現評價增加一分,對企業的滿意度就增加0.863分。
君子五德的評分
以100為滿分,表一列出在市民心目中普遍香港企業在「仁」、「義」、「禮」、「智」、「信」這些維度的平均分數。從列舉的數據可以看到,香港企業的營商手法大致符合消費者心目中對「君子五德」的標準。在「五德」當中,「信」的得分﹙68.7分﹚為最高,反映市民普遍認為香港企業較具信譽,包括履行對顧客的承諾和做到童叟無欺等的守信表現。
相對而言,「義」的得分﹙61.8分﹚為最低,顯示在受訪者心目中,企業會為求更大的利潤而罔顧公眾利益,作出不當行為。香港經濟前景尚存在種種不明朗因素,然而不少民生開支及生活所需依然每年加價。雖然隨著原材料成本壓力增加而加價無可厚非,但企業在考慮加價幅度時仍需考慮價格是否合理合義。
此外,從多元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,在市民心目中,企業在「仁」、「義」、「禮」、「智」、「信」這「五德」方面的表現均對其整體「君子」的形象有顯著影響。當中,受訪者認為「信」的良好表現最影響企業的整體「君子」形象﹙標準β值為0.347,p≤0.01﹚。即市民對「信」方面的評分增加一分,對「君子」的評分就增加0.347分。
市民最關注的商業道德風險
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到,36%市民最關注的企業道德風險為「對顧客公正」,25%市民最關注「公共安全」,18%市民最關注「對員工公正」,14%市民最關注「財務誠信」,7%市民最關注「貪污」。